李岩谈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困境:翻译是关键 |
谈及中国传统的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时,李岩表示:“首先,是翻译问题。如何做到‘信达雅’?过去我们引进、翻译进来,现在中华文化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和喜爱,如何推介出去?这个过程中也要找到本土化的方法。于丹《论语·心得》的第一个英文版翻译,我们找的是英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喜爱,她的先生本来就是中国人,这样的人才能对中华文化认同,然后用本土化的语言表述出来。” “第二,要重视长时段的观察视角。不要局限于每一年的销售、版权输出量的数字,而是要放在相对的长时段做观察,总量的递进会更稳妥、更稳进。” “第三,深度的交流和合作。伦敦书展上,中国作为主宾国,我们和很多客户交流,发现国外的同行更加看重情感的交流,而不是拿出一本书或冷冰冰的数字版权输出的交换,他对情感的交流、深度的信任和沟通同样非常重要,这点是需要我们总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