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是翻译 小站有风情 |
“以前来丹东站买火车票由于语言不通怕说不明白,每次都要带一个中国朋友来,现在方便多了,好多售票员、服务员都能说英语,交流起来很方便,一个人去也不用担心了。”2月1日,雪后的丹东火车站,两位前来辽宁丹东旅游的英国小伙儿高兴地对记者说。
丹东是一座风光旖旎、气候宜人的边陲小城,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旅游特色鲜明,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来自韩国、朝鲜、英国、日本、俄罗斯的游客,而作为口岸城市的丹东站也自然成了接待外国游客的窗口。
春节刚过,在丹东火车站,记者仍能感受到这里浓浓的年味和春运的气息。其实,春节前后并不是丹东的旅游旺季,外籍游客也不多,但作为中朝两国边境站的丹东站,为方便外籍旅客出行,不仅在售票厅增设了朝语售票窗口,还在候车厅各主要处所设置的便民措施处采用了英语和朝语标识。春运期间,在进站口的综合服务台,每天也都有懂外语的客运员专门为外籍旅客解惑答疑,记者经过时,常常可以听到服务人员与乘客韩语和英语的对话。
小小火车站,咋会有这么多会外语的职工呢?
客运站的工作人员笑着说,我们是“多措并举,想办法激励职工学外语”。他说,随着外籍旅客的逐年增多,为了让外籍旅客在语言上沟通方便顺畅,丹东站在客运车间举办了外语培训班,通过聘请外教授课、车站交接所翻译辅导、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帮扶等多种有效措施组织职工学习外语,并把职工学习外语情况纳入日常管理考核中,与职工的经济利益挂钩。一系列奖励措施让职工们争先恐后掀起了学习外语热的热潮,职工们把学到的本领用到服务上,给外籍旅客出行带来了方便。此外,车站还聘请朝语翻译对接发车人员进行朝语培训,使他们熟练掌握接发联运列车日常用语,方便了与朝方的作业联系,确保中朝联运平稳有序。
清晨,又一趟北京至平壤的火车将要驶进丹东站。车站广播里传来清晰的中、朝、英、俄四国语言,以方便外籍旅客准确了解乘车信息,一批车站组织交接所翻译及客运车间自行培养的“小翻译”也冒着严寒及时来到候车室和站台上,为外籍旅客提供翻译服务。她们流利的外语、热情的服务让“老外”们也从“惊叹”中变成了“赞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