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语翻译”李大姐是个热心肠 |
东城区玉石胡同里住着35岁的聋哑孤女毛毛,她从小在北京的一家福利院长大,2009年才回归到社区生活。毛毛所学有限,也不能像正常人那样与人交流,刚回社区时,幸亏遇到了热心居民李雨秋(图中右一),手把手地教她生活常识,还当起了她的手语翻译,帮助她和外界交流。毛毛每次见到李雨秋,都会用手比划着说:“你真好!”
人家找到我
就是信任我
李雨秋今年58岁,她从出生起,母亲就因病变成了聋哑人。李雨秋从小就学会了和母亲比划着交流。正是这段特殊的经历,让李雨秋明白聋哑人其实很渴望跟外界交流。
李雨秋长大后,在居委会工作,她格外关注残疾人等帮扶群体。社区有一位空巢老人去世后,保姆联系不上老人的亲属,就找到李雨秋。李雨秋二话没说,放下手头的活儿,跑去给老人穿寿衣,“不管啥事儿,我觉得对方找到我,就是信任我,那我就得管!”
哑女来社区 主动伸援手
李雨秋就是这么一个热心肠。2009年11月,李雨秋发现居委会工作人员开始打扫居委会附近那间空屋子,就问是不是有人要搬过来?工作人员告诉她,社区将安置一位从福利院回归社会的孤女。李雨秋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
当天晚上,李雨秋看到屋里亮灯后,主动用手比划着,向毛毛打招呼。毛毛发现李雨秋懂手语后,连忙招手示意让李雨秋进屋。李雨秋边比划边关心地问毛毛,是否知道怎样独立生活?毛毛从小过的都是集体生活,哪儿有独自生活的经验啊?她一脸茫然。
于是,李雨秋决定带着毛毛去隆福寺早市,采购必要的生活用品。第二天一早,李雨秋在早市不仅手把手地教毛毛如何挑选新鲜蔬菜,还带着毛毛熟悉了周边的超市,告诉她该如何识别超市里的油盐酱醋。李雨秋还特地指着超市里的黄色标签告诉毛毛,这些是降价商品,买了就可以省钱。
就这样,毛毛一有不懂的生活难题,就去请教李雨秋。李雨秋总是手把手地直到把她教会为止。
热心肠不怕冷言语
毛毛和李雨秋熟悉后,流露出了一丝悲伤。原来她想念在福利院里的老朋友了,却苦于不会说话,无法与她们取得联系。李雨秋听说这个情况后,帮毛毛拨通了电话,可是电话那端却因为号码陌生而拒接。于是李雨秋给毛毛的老师先发了一条短信,说明毛毛很想念她,老师很快就把电话拨过来了。李雨秋又帮助毛毛在电话中与老师沟通。
毛毛终于露出了笑脸,渐渐地,她和过去的老师和朋友们都联系上了,不再孤单。李雨秋怕毛毛一个人听到窗外放鞭炮孤单,每年除夕,天刚黑,她就把毛毛叫到自己家里,邀请毛毛和她的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有一次,毛毛吃了李雨秋烙的饼后,直竖大拇指夸好吃。李雨秋就手把手地教会了毛毛烙饼。
后来,毛毛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工作,可因为沟通不便,她被劝退在家,原单位仍给她交纳相关社会保障金。毛毛心情有些低落,李雨秋细致入微地宽慰毛毛,虽然此前她帮助毛毛的事,已经招致了个别人的风言风语,说她是有所图谋。
“这个时候,她需要我,我就得站出来。我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帮她就是想多一个朋友,什么也不图。”李雨秋笑着说。在她心中,能帮助别人就是一种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