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雅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我为北京申奥做翻译——写在北京申奥成功十周年之际

2001年7月13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申奥成功。作为国家公派留学生,我在莫斯科亲身经历了这件大事,特别是受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派遣、为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申奥期间担任翻译工作,我更感到非常光荣和骄傲。十年过去了,我仍时常沉浸在无与伦比的幸福中,今天我把这段幸福的经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7月2日,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教育处一等秘书庞岚打电话通知我:务必于次日下午3点到大使馆教育处开会,带上换洗衣服和洗漱用具。第二天,我提前半个多小时到了大使馆教育处,随后陆续到来的还有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4名公派留学生。我们坐在会议室等着,心里忐忑不安,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会议的内容,也不知道让我们带着简单的行李去哪里。3点整,教育参赞在庞岚秘书陪同下来到会议室。当他宣布大使馆派我们为北京奥申委在莫斯科期间担任翻译工作时,我们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随后参赞又给我们宣布了纪律,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并让我们站起来一一表决心。当天晚上,我们随北京奥申委先遣团工作人员入住莫斯科金环饭店,开始先期的准备工作。
  7月7日下午,我随先遣团工作人员前往机场迎接奥申委代表团。莫斯科当地时间19点40分,一架国航波音客机徐徐降落在莫斯科谢列梅杰沃一号机场。舱门开启,代表团团长、北京奥申委主席刘淇和袁伟民、李志坚等官员及杨澜、邓亚萍、郎平、王治郅、张艺谋等嘉宾,工作团、记者团成员依次出现在夜幕中的莫斯科。早就等候在机场的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工作人员、北京奥申委先遣团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人华侨代表以热烈的掌声驱散了他们的疲劳,大家彼此拥抱、握手。全世界炎黄子孙共同期盼汇聚而成的力量和最后冲刺前的无言勉励,让莫斯科夜风中的每一个拥抱和握手都显得意味深长。代表团抵达后遇到了一点麻烦,由于莫斯科谢烈梅杰沃一号机场的行李出口小,展台的大件行李一时取不出来,直到深夜一点多才从机场旁门把行李运出来。代表团到达宾馆已是8日凌晨3点多。
  7月8日下午,北京申奥代表团在金环酒店召开了到达莫斯科后的第一次会议,全面启动最后阶段的冲刺工作,工作原则是扎实工作、低调处事。
  7月9日,代表团工作人员在莫斯科世界贸易中心二楼搭建展台,这是冲刺阶段最为重要的工作。北京申奥团的展台独具匠心:一个58英寸的超薄大屏幕显示屏,用奥运五环灯柱支撑着;展台台面是有机玻璃的,在灯光照射下充满了动感和艺术气息;大屏幕外有3个小屏幕连着一台手提电脑,播放着申奥宣传片;展台上有精心设计的中国结、纪念章、T恤衫等纪念品,还有中国糖果。
  7月10日上午,我跟随刘淇、袁伟民等前往世界贸易中心北京展台开展接待工作。那天上车后,袁伟民向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询问了工作人员休息得怎样、饮食安排是否合适、驾驶员的就餐安排(北京代表团在莫斯科期间的用车都是当地华人华侨提供的)等情况。随后,领导们又开始商量接待来访的策略。一路上,我很紧张,因为从领导们的言谈中,感觉到大家的压力都非常大,害怕申奥不成功无颜回去见“江东父老”。那天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抵达莫斯科,下塌在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
  北京申奥时,人权问题、民族问题、西藏问题、法轮功问题都被提出来了。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有反华势力从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进入俄罗斯,他们在世界贸易中心前静坐,在中国申奥代表团下塌的金环饭店和乌克兰宾馆附近、国际奥委会会员下塌的国际饭店附近及莫斯科的几个重要区域进行反华宣传,这给北京申奥成功带来了麻烦和阻碍。
  7月11日晚,李岚清在大使馆设宴招待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大使馆请了一个小乐队前来助兴,当乐队奏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时,李岚清与卢日科夫一起唱了起来,而且唱完了四段。令卢日科夫惊奇的是,这位来自中国的国家领导人竟能用俄文唱出全部四段歌词。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热烈起来,在十分友好的气氛中,李岚清提出,希望卢日科夫能够支持中国代表团在莫斯科的工作,卢日科夫很痛快地答应了。7月12日一整天,所有事情的进展都非常顺利,大家都期待着第二天北京能够在莫斯科绽放最灿烂的笑容。
  7月13日上午10时,北京奥申委陈述团离开酒店,前往俄罗斯国家大剧院,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作最后的申奥陈述。我随工作人员一起前往大使馆,准备晚上的宴请。由于不知道申奥能否成功,所以无法提前在外面预订宴会厅,只在大使馆内悄悄地准备。好在中国大使馆有个比较大的宴会厅,主楼后面还有很大一片空地,容纳2000多人没问题。大家按照分工一边默默地准备着晚餐,一边焦急等待着,充满了担心。如果不成功,怎么办?大家简直不敢想像。
  李岚清第一个陈述,陈述完毕后先回到了大使馆。当地时间下午6点10分,终于传来了成功的消息!那种感觉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大家都热泪盈眶。我们还没来得及走出室外,李岚清已经在武涛大使的陪同下走到使馆主楼前的小广场上,会见华人华侨代表以及姜昆、蔡明在内的“声援奥运代表团”。当时,很多华人是从俄罗斯各地及中国大陆赶来的。大家开始舞龙舞狮,广场上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还有的同胞在使馆外的大街上打开车子的天窗,上半身都伸出了天窗,高举五星红旗围着大使馆飞驰。大约20分钟后,庆祝大会在大使馆后院举行,会场布置很简单,气氛却很热烈。李岚清首先发表讲话,他热泪盈眶,满怀激情地喊“祖国万岁、人民万岁”!大家也跟着喊“祖国万岁、人民万岁”!全场都沸腾了,那场面真是激动人心,令人精神振奋!
  大家在后院庆祝的时候,使馆工作人员则以最快的速度在使馆正门安装安检设备。晚上7点,前来参加招待会的客人开始由安检口入场。那天晚上,16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节、国际奥委会委员及俄罗斯有关人士应邀前来。招待会上,我见到了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夫妇。何振梁抵达莫斯科后,与国际奥委会委员们下塌在国际饭店,一直在委员们中斡旋,可以说是北京申奥成功的重要人物之一。对于他在国际奥委会的地位、威望、影响、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为北京申奥付出的巨大劳动,我早有所闻,由衷敬佩,那晚能见到他们夫妇,更是感到无比的高兴。招待会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才有机会与何振梁夫妇交谈,一位使馆工作人员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我才突然意识到,由于7月3日下午到大使馆开会后便投入了工作,竟然忘带了一件重要东西———照相机。事后,我还时常为此感到遗憾。
  7月14日上午,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分成几个组参观。我带一个组游览了红场、克里姆林宫、无名烈士墓,下午又送代表团到谢列梅杰沃二号机场。由于设备安检程序非常严格,原定晚上8点半起飞回国的中国国航包机一直到深夜1点半才起飞。送走代表团后,我回到大使馆已是15日凌晨3点半。一觉醒来,我又接到通知:“午餐后前往莫斯科总统宾馆,欢迎江泽民总书记。”真是好事连连!我暗喜。那天下午4点整,我与华人华侨代表和留学生代表站在一起,受到了江泽民的接见。(作者:李平)
 
Copyright?2010智雅翻译       沪ICP备1021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