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翻译 有点“闹心” |
考试中最悲哀的不是遇到难题不会做,而是明明会做的题却被“张冠李戴”,结果错上错!中考首日,语文试卷中一道6分的文言文翻译题令不少考生备感“闹心”。 “完了!我也把顺序搞反了,6分呐!”昨天中午,语文考试结束,市二十六中考点外几个考生的对话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常码头中学一位女生懊恼地说,文言文阅读中有一道翻译题,要求将文中画线的两个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她按照平时的做题习惯,依两个句子在原材料中的先后顺序进行解答,满以为这6分拿定了。谁知出考场后,同学告诉她该题在设问中把两个句子的顺序倒了个个,冤枉丢了6分。 记者从其他考点了解到,出现同样错误的考生并非个例。 这“闹心”的文言文翻译究竟是个什么题?记者查看试卷发现,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选自《三国志·是仪胡综传第十七》,原材料中画线部分先后是“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和“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两个语句。而第11小题分设2小问,要求把该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在先,“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在后,每小题3分,总分6分。 “这一小调整确实易让一些考生张冠李戴。”本报“名师团”几位初三语文老师称,命题人可能想考查一下考生是否用心审题,但这一变化有违考生的常规思维和答题习惯。 作者:向洁 陈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