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奥翻译炮轰足球官员 痛斥中国足球毁于人祸 |
北京时间6月18日中午12点,五星体育广播《足球上海滩》节目继续与听众准时相约。本周日国奥将进行奥预赛首秀。《煮酒论英雄》板块,前国奥主帅霍顿的翻译谢强来到节目中, 他把听众的记忆拉回到12年前,并对中国足球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当年出征责任重大 韩方压力一点不小 虽然早已和足球无关,但每每出差去上海,谢强都会去八万人足球场转转。谈起那支国奥,仍然充满着回忆,“我们在上海做完准备,即将去汉城的那天。我还记得足球报的头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当时就感觉恐韩那么多年,即使作为一名翻译,那次出征也责任重大。” 回忆比赛当天,谢强对许多细节还历历在目,“进到汉城体育场,6、7万观众全部身穿红球,那种氛围有些恐怖。我们在准备活动的路上恰巧碰到许丁茂,当时我感觉这是国奥最紧张的比赛。但看到他的时候,我发现原来对方也紧张得不行了。和许丁茂握手时发现他手心是冰凉的,而且脸色还煞白。20年不胜韩国既是我们的压力,其实也是韩国人的压力。” 霍顿不后悔接国奥 媒体设计误导霍顿 那届奥预赛,被称为史上最强的国奥队还是没能迈过韩国这道坎。事后很多人都猜测霍顿后悔接手国奥队,然而作为身边人的谢强却不同意,“我根本不认为霍顿后悔接国奥队,我接触很多欧洲人,他们像我们这么功利的人其实不多。身兼国奥队和国家队本身就是一种荣誉,而且做任何事都有风险,即使不带国奥队,难道能说国家队就一定出线吗?” 谢强表示,其实是中国人错误的引导,才让霍顿流露出后悔之情,“我们设计的美好画面就是如果不带国奥队,可能他会专心地带国家队,也没后来米卢什么事了。媒体就是这么引导的,所以他也顺水推舟说了是。但在我看来,他并不认为接国奥队是多么糟糕的事。霍顿与这批年轻人一起奋斗的这一年,其实大家都非常开心。” 纯粹比出线更欣慰 中国足球毁于人祸 谈到当年选拔国奥球员,谢强颇为感慨,“当年真的非常干净,我们都是全国各地跑着去选拔球员,完全没有塞钱的事情。那种纯粹是那代足球人的幸运,也不是奥预赛没出线而能掩盖的快乐。”谢强还引申开去,“当年国奥队明星很多,再到2002年国家队出线,证明王俊生那代足协领导是作为的,而后来的管理者取消升降级,于是再没有英雄了。” 谢强觉得过去12年,中国足球毁在自己人手里,“回头看起来,中国足球在那么红火的情况下,突然就不行了,完全是因为领导导向出了问题。我认为中国球迷有这种情结,就是无论中国足球怎么样都还是支持国家队。真正功利的是那些官员,他们希望靠着国家队成绩来升官。而中国球迷完全有能力承担一支球队认真地努力过后却失败了。” 别拿民族情结压球员 心态仍是最大问题 对于即将出征的新国奥,谢强调了心态,“因为我们足球过去输得太多,所以中国的一线运动员始终没有太强悍的信心。我特别反感咱们官员用民族情结来重压球员,本来心理就脆弱,这时应在人性上去关怀他们。我们的队员真比其他国家的队员在单个技术上差很多吗?我们都是在场边近距离看球的,我觉得真不差多少,所以还是心态问题。” 最后谢强还拿当年做了反例,“赛后孙继海还情绪失控和裁判冲突,结果遭遇停赛。场外因素一定会有,我们当时也经常听说韩国队做裁判工作有一套,但只是传闻。我们在场面上其实还占优,但打了脚门柱后心态就急了。如果我们球员没有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心态去,而是怀着平常心去,可能结果又不一样。那场就感觉所有人都在风口浪尖。”(搜狐体育 谦卑的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