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外”书籍太少了 “典籍翻译”系统工程急需跟上 |
东方网6月3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了汉语国际推广回顾与前瞻全球校友论坛。与会专家认为,在目前的文化交流中,“进口”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出口”,尤其是书籍“中译外”的成绩要远逊于“进口”,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和我国的经济地位相适应。 华东师大已建成六所孔子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院长吴勇毅介绍,目前华东师大已在海外建成6所孔子学院,其中五所在美国,一所在意大利。 虽然多所孔子学院对于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于“出口”方面的文化传播,仅仅依靠孔子学院是远远不够的。在专家们看来,“中译外”方面的书籍翻译和文化交流同样重要。 国家汉办启动“五经”翻译工程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潘文国教授介绍,目前国家汉办正在翻译传统典籍,如“四书五经”中“四书”已被翻译成其他文字,国家汉办已组织了一批汉学家翻译“五经”。国家汉办的“典籍翻译”工程已经翻译了200多种传统典籍,不过这仅仅是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的一小部分,此外,现当代文学、文化读物的翻译也很滞后,这方面的系统工程甚至还没有出现。 与会专家表示,在国外,特别是在西方国家,介绍中国气功、菜谱的书籍充斥着书架,而能够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学翻译作品少之又少,很多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仅停留在较低的水平。 目前文化翻译人才供不应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