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这块大蛋糕对于翻译公司来说有多大 |
翻译公司对于国民经济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无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市场交流与融合步伐的加快,翻译市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行更给翻译市场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信息化是必由之路 而在目前,中国翻译信息化的状况是远远不能令人满意的。现在翻译工作的典型场景依然是:翻译工作者面对着厚厚的文字资料,戴着老花镜或者拿着放大镜吃力的翻阅着、抄写着,旁边放着同样厚厚的外汉词典以备翻译者查阅;如果遇到一些生冷古僻的词,他还不得不去多方查阅更大部头的词典,或者向他人请教。这种工作方式的效率低下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是翻译文学作品、古典文献等与现实距离较远的文献倒也罢了,但如果是翻译与现实密切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与市场竞争休戚相关的经济论文或国际市场最新动态,这样的效率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上时代节奏的。而以目前的翻译队伍的结构状况来说,翻译信息化的开展也显得困难重重。许多翻译界的老专家、老工作者连怎么上网发E-mail都不会,更遑论什么用翻译辅助软件来翻译外文资料和信息。 但翻译信息化的大潮是不可阻挡的。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许多翻译企业也在努力调整着自身,积极进行着翻译服务的革新。如交大铭泰东方翻译工厂依托互联网和自身12000名合同译员的优势,开始了翻译信息化的大胆尝试。他们有一个很典型的案例:今年5月,重庆有一个28万字的美国税法教材需要翻译,由于要赶印出来抢占市场,客户要求1周内就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如果按常规翻译模式来运作的话少说也得一、两个月,许多翻译公司都不敢接,但东方翻译工厂大胆地接下来了。接单后,他们通过电子邮件、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向全国各地擅长经济、法律的数千名合同译员发送信息,结果第二天上午就收到了200多条可以接活的回复。公司再根据数据库的译员资料,筛选了8人接手该项目,并请一位武汉华中理工大学的攻读美国法律的在读博士担任该项目组的组长。这8人首先确定了术语标准,然后分工协作按章节翻译,由组长来把控进度。小组在专业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雅信CAT》的帮助下,仅用了5天就圆满地完成了该项目,赢得了客户的由衷赞许。值得一提的是,小组成员的沟通、该项目具体操作基本都是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这充分体现了翻译信息化快捷高效的特点。可以预计,这种模式将在未来几年内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翻译产业化的重要体现。 服务国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因此与之相适应,与汽车制造业息息相关的科技、文化产业开始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翻译产业更是首当其冲。因为当前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全部为非汉语母语语系。在汽车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跨越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交流必然更加频繁,它直接影响着对外国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对加速国产化至关重要。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的帕杰罗速跑汽车下线为例,涉及到技术、培训、服务、市场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翻译的字数就数以百万计。由此看出,汽车行业的翻译需求确实巨大。面对客户的资料海量需求和服务高效要求,只有具备管理网络化、服务规模化、质量标准化、拥有大吞吐量能力的翻译企业才能适应这种需求。 政府部门的对于翻译的需求也同样在扩大。为适应加入WTO后中国市场出现巨大的市场机遇和日益迫切的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中国内地各大中城市正如火如荼地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但在推进这一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城市整体国际化形象不完整、推进速度慢;新兴产业建立过程中技术转换慢;对外招商合作工作没有语言支持变得束手束脚。因此,“信息化城市语言解决方案”正是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的主要途径。众多翻译服务机构、公司在为政府服务的过程中大显身手的同时,自身的实力和品牌无疑也在获得飞速提高。 不过翻译公司不应该只盯着国内市场那一亩三分地,国际市场的舞台给广阔深远,也给了国内企业更多的驰骋空间。同时翻译公司、翻译工作者的目光应该看得更为深邃长远一些,通过翻译将国外的先进文化进行吸收、引进甚至改造,同时将本民族文化的精华向世界宣传与推介。日本翻译《三国演义》、《水浒》这样的文学作品,竟剖析到其中的战略战术,并成功运用到商业活动中。韩国在举办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将本国文化翻译成80种语言和文字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向外宣传,让世界欣赏到“高丽风”的迷人魅力,促进了韩国旅游、餐饮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这些例子都体现翻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终极价值。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翻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利用好北京奥运、上海世博的难得契机,中国翻译公司一定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