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翻译文学论坛举行 英国关注中国文学市场 |
人民网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文松辉)中英翻译文学论坛2月22日在宋庆龄故居举行,作为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开幕序曲,本次论坛由新闻出版总署与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合作开展。来自中英两国翻译文学界领军人物的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了中英文学翻译的合作现状和前景。英国出版界代表提出未来会将特别关注中国市场,希望能够翻译出版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 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副司长陈英明、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参赞田虎以及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一秘兼艺术总监戴维礼出席了论坛,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此外,来自英国的小布朗出版社、Profile Books出版社、Quercus出版社、西蒙·舒斯特出版公司、兰登出版社、Picator出版社、大西洋书局的7位文学编辑和译林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长江文艺出版社等中国的版权经理人、编辑等代表到会。 在致词中,张福海司长指出,中英翻译文学论坛是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开幕活动。在中英建交40周年到来之际,该论坛的举办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文学遗产,特别是近三十年中国经历的巨大文明变迁,时空做了一个巨大的浓缩,使社会的含金量非常高,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也有很高的含金量,中国文学非常让人期待。新闻出版总署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有两个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和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基于我们对文学的热爱,对中国主宾国活动的重视,对中英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学为更多人了解的渴望,将大大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今天的活动是中英文学翻译出版界长期合作的第一步,终点会不止于2012年的伦敦书展,双方合作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希望会议卓有成效,帮助大家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介绍了中国文学概况和目前的三个中国特色:一是30年来中国文学主要依靠成名于80年代的一批作家,当世界关注中国文学的时候,目光也基本集中在这样一批作家身上;二是年轻作家辈出,文学市场空前繁荣;三是中国有相当一批的文学期刊,为作家的成长提供了舞台。他特别强调年轻一代作家身上蕴涵着强烈的力量,呼吁国外出版界给予极大的关注。 来自中英文学翻译研究和出版机构的10多位专家和编辑发表了主题演讲,讨论主题包括“走出去”工作的成绩和目前面临的困难,中国文学市场状况,外国文学在中国的市场化,中国出版机构与海外出版社的合作经验等方面。 译林出版社总编辑刘峰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对外合作部主任刘乔向在座介绍了该出版社近年来在中英文学翻译方面的情况。刘峰提议中国文学走出去要有政府主导并落实到实处。刘乔提出要不断总结“走出去”工作的经验教训,加大我国当代原创长篇小说“走出去”的力度,版权输出的地区不断扩大,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版权贸易额持续增长,工作初见成效。 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的王玲介绍了引进《达芬奇密码》、《追风筝的人》的成功经验,同时认为越来越多的进入者加剧了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世纪文景将依靠其团队的开拓精神取得更大成绩。 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与在座分享与海外出版社合作之道。从出版商的角度,提出几个观点:中英文化差异导致对畅销书的理解和市场的接受力方面的差异;文字传播方式有差异,线性阅读与点阅读的差异;对不同题材类图书的倾向性不同;国内图书分销渠道成熟度不足;排行榜真实性不同,标准不同等。希望未来在版权贸易合作中,要强调作品的写作背景、畅销的原因、市场背景,提高合作成功的可能性。 英方演讲人西蒙·舒斯特英国公司的虚构小说部负责人Francesca Main提出未来会将特别关注中国市场,希望能够翻译出版一批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她指出优秀作者和作品应具备的几个特点:作者本身有故事;本身具备很好的文笔和写作水准;描写英国之外的国家的文化或者历史;与时代同步,反映当代社会特点的作品等。 小布朗出版社的Jenny Parrot 认为由于数字出版的影响,传统的实体书店受到很大冲击,文学和小说的翻译出版也未幸免,销量锐减,引进版文学翻译图书的推广在英国国内遭遇困难。 大西洋书局的Ravi Mirchandani指出该公司近几年重点放在虚构类图书的翻译出版,期待开发中国市场,与国内出版机构合作。同时提出几个观点:整个英美的译作出版市场都较小,只占3%;大部分英文畅销作品跟好莱坞电影互相关联,但由非英文向英文的翻译作品多为文学性虚构作品,而非商业性作品;中英文学翻译市场合作的鸿沟仍然比较大;未来需要行动起来,加强相互交流,需要时间的积淀。 通过在中英翻译文学论坛上的对话,中英出版、翻译的代表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了中国文学市场的架构和翻译文学状况,以及英方在翻译文学编辑方面的全球化思路与专业运营模式。双方都认为此次交流效果尤佳,希望主办方今后更多的为中英出版业提供对话平台,共同促进文化与版贸的交流与合作商机。同时,寄希望于在文学交流和文学出版方面的合作更丰富更广阔,即将成为2012年伦敦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市场焦点之一。 此次论坛是英国文学编辑访华团8天三地行程之北京的第一次交流活动。他们还将赴南京、上海与当地的中国出版同仁、版权人、作家进行面对面的专业交流,英国文学编辑访华团将于2月28日返回英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