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雅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因翻译惹出的笑话

  时下流行的“宅男”、“宅女”、“干物女”,它们在日文中本来的意思同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意思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干物女”一词也是一样,它本来在日语中指的是放弃爱情、追求生活中其他美好事物的年轻女性。而到了中国,它的意思被曲解为“不跟社会竞争、不交际、不运动、不恋爱,爱自己胜过爱其他事物的女孩。”成了比“宅女”更可怕的概念,甚至有人担心这类年轻女性会因此失去沟通和竞争的能力。其实在日本“干物女”是定位在上班女郎身上的,是职业女性,怎么可能不沟通、不竞争?除了不恋爱之外,几乎所有的中文意思都是译者强加给“干物女”的,这显然又是一个只得皮毛、不得精髓的例子。

翻译与文化

  当然,犯这种错误的可不只有中国人。任何学者哪怕是文化功底深厚的大家,在翻译别国文化时都有可能出现偏差,甚至闹出笑话。

  例如早期西方汉学家和文学家翻译的中国名著《红楼梦》,其中许多人名和事件、语言的翻译离题万里,甚至相当搞笑。不但多数老外看不懂,连中国人看了也是大跌眼镜。以金陵十二钗为例,袭人之名其实是取自“花气袭人知昼暖”这句诗,而不是袭击男人的意思。在后来的译本中,有译者抓住了“花气袭人”的原意,翻译成了“Aroma”,芳香的意思,这就传神了很多。

  再说司棋,《红楼梦》中,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分别有四个丫鬟,叫做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取得是“琴、棋、书、画”之意,司棋的棋指的应该是围棋,而英文版《红楼梦》却将司棋翻译成了“国际象棋”(Chess),这显然没有注意到文化历史的差异,并因此误解了作者的本意。

  最惨的莫过于林黛玉,竟然被翻译成了“Black Jade”,意思是黑色的玉。从中文看,的确翻译出了表面的意思。但英文中Jade的引申义是放荡的女人,“Black Jade’就成了黑皮肤的放荡女人,这与《红楼梦》里的黛玉,差得实在太远。另外还有很多,例如绮霞被翻译成了鲭鱼,鸳鸯被翻译成了忠诚的鹅,等等。

  再举一例,美国有个著名的女作家叫赛珍珠,在1938年曾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出生刚4个月就被父母带到中国,前后在中国呆了40年,她在童年就常听奶妈讲各种民间传说,听厨师讲三国和水浒里的故事。按理说,这样一个在中国传统私塾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美国女作家,对中国的文化和习俗应该是非常熟悉了。然而,她后来翻译的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

 
Copyright?2010智雅翻译       沪ICP备1021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