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智雅翻译服务有限公司
友情链接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基于语域理论的新闻翻译研究

《新闻爱好者》供稿 

  摘要:本文介绍了韩礼德语域理论的主要观点,基于语域分析方法,以中英语言为研究对象,通过例证分析了新闻翻译中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希望对翻译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语域理论 新闻翻译 语域分析

  语域理论概介


  语域理论是语言大师韩礼德功能语言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认为,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发生,并在一定的语境中得以理解和解释。英国著名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将语境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前者指讲话者所处的社会文化,后者指讲话者涉及的实际发生的事,即语言发生的实际环境。韩礼德将这两个概念同语言系统联系起来,指出语言是一整套讲话者可选择的系统,文化语境是决定这套可选择系统的环境,由语篇体裁来反映,而情景语境则是对这一系统所作的某一具体选择的环境,由语域来实现。其中文化语境决定着整个语言系统,即讲话者在该文化中所能说的话,而情景语境则决定着讲话者在某一具体情景中实际说的话。文化语境(体裁)由具体的情景语境(语域)所体现,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共同映射到词法语法。语境、体裁、语域和语言的关系可以直观地表述为:文化语境→语篇体裁→情景语境→语域→话语意义→词法语法。

  韩礼德将决定情景语境(语域)的因素归纳为三个变项: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场指语言发生的时间、地点、话题和交际目的等,根据话题可分为不同学科、领域、行业的语域。语旨指交际参与者之间的角色关系,包括他们的社会地位和交际态度等。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以及修辞方式,可分为书面语体和口语体、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自然语和人工语等。语域三变量中任一发生改变,都会导致语域发生变化。语域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在任何一个语篇中都可以找到具体的语域标志。这些标志主要蕴涵于词法语法层。

  基于语域理论的新闻翻译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其任务是根据翻译目的,以便于解读的语言加工方式,用目的语将源语文本承载的信息全部或部分地呈现给目标读者。由于源语和目的语符号系统不同,交际角色关系发生变化,文化和意识形态各异,译文与原文可能存在交际目的和交际功能非一致等诸多复杂因素,导致源语文本语域在译语中出现变异。因此,在翻译活动中必须对原文与译文的语域变量作对比性分析,找出二者在词法语法表层(语域标志)上的异同,在此基础上采用合理的翻译策略生成符合翻译目的、为译语读者所接受的译文。本文探究的不是具体翻译方法,而是以词汇和句式两个视角作为切入点,采用语域分析方法,结合新闻语篇性质及特点,通过中英互译典型例证,梳理出新闻翻译需要审视的几个问题,试图抛砖引玉,希望对新闻翻译有所裨益。

  关注词语风格意义。新闻文本取材广泛,包括时事政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等,内容丰富,风格不一。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扩大影响,新闻报道非常注重语词润色,不乏精辟形象的词语,赋予新闻体裁独特的文风。因此,在新闻翻译中,除非译文与原文交际目的不同,应密切关注词语的风格意义,只要在目的语中能够找到源语词语的对等语或替换语,可采用直译或仿译,尽可能以庄译庄、以谐译谐,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本的语言风格。下面看一则体育新闻的翻译实例:

  例1.原文:After the championships with the Chicago Bulls, a second gold medal with the U.S. team at the 1992 Olympics, and all the accolades the game can bestow, Jordan felt his motivation slipping away.

  译文A:在芝加哥公牛队打球得三次冠军,在美国打球于199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第二枚金牌,并获得篮球所能给予的一切荣誉之后,乔丹说他打球的动力在消退。

  译文B:在加盟芝加哥公牛队连获三冠,入主美国队于1992年再获金牌,并囊括篮球运动各项殊荣之后,乔丹觉得自己打球的动力已日渐消退。

  该例中译文与原文语场相同,主题是一则体育界重大消息,其交际意图是标新立异,引起轰动效应。语旨虽有差异,原文交际方为新闻发布者和英文读者,译文交际方为新闻发布者与中文读者,但均体现了新闻发布者与广大篮球爱好者间平等的人际关系。中英文语式一致,都是书面语。这里“accolades”、“bestow”和“slipping away”用法新颖巧妙。“accolades”意思是指“荣誉”、“奖励”、“骑士称号的授予礼”等。“bestow”意指重大荣誉或物质奖励的授予。“slipping away”通常表示“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原文作者为实现交际意图,舍弃“honor”、“give”、“disappearing”等普通词语,大胆采用通俗易懂但又生动形象的措辞(语式),充分体现了体育新闻“煽情求异”的风格。译文A虽然没有译错,译文尚通顺,但没有体现出体育新闻报道的语域特征。而译文B用词新奇,如“连获三冠”、“囊括”、“日渐消退”,加强了宣传效果,与原文语汇正好契合。

  明辨词语文化政治内涵。新闻报道不乏文化政治词语。由于汉英文化固有的差异,同一词语在两种语言中所承载传递的文化内涵往往有很大差别。因此,在新闻翻译过程中应对文化特色词加以仔细考量,根据语旨的变化,用恰当的译语准确表达其真实含义,绝不能望文生义。另外,新闻体裁中的时政新闻原则性强,政治色彩浓厚,翻译时来不得半点马虎。必要时应参照语旨和语场中交际目的的改变对政治词语做“背叛式”翻译,避免犯政治性错误。以下对两个翻译例证作语域对比分析,希望收到管中窥豹的功效。
 
Copyright?2010智雅翻译       沪ICP备10214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