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棠:为百家世界5OO强当翻译 |
一张办公桌,一部电话,一台电脑,这就是国内首个翻译产业园“最牛”翻译之一刘小棠的全部工具,但她要在这里给全球各地的上百家世界500强做翻译。 2日,记者在光谷软件园内国内最大翻译公司传神翻译见到刘小棠时,她正面对电脑,逐句“校对”公司其他译员的译稿。这个看似普通的长发女孩,从事翻译工作不到6年,但已参与了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翻译。 刘小棠,湖北黄冈人,武汉大学英文系本科毕业,人事部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二级笔译,传神翻译质量控制监督部专家高译。她参与翻译的最长的文字项目有1100万字,时间长达一年。在刚刚闭幕的广州亚运会中,晚会串词、亚奥理事会官方文件、运动员资料、大型活动演讲稿等,幕后都有她的功劳。 最牛翻译是如何炼成的?刘小棠说,接到一项翻译任务前,会做很多功课。在她面前的电脑中,“装”着数十万个专业词汇,是当前最为高端的翻译系统。遇到复杂的词句,就要查阅词库,词库查不到的,则需请教行业内的前辈,“公认的牛津、朗文词典有时都派不上用场”。 传神翻译负责项目管理的王经理这样评价刘小棠:“极细心,有耐心,思路清晰,逻辑性很强,术业有专攻,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很了不起!” 此次,刘小棠参与的那个1100万字的项目,因为有她的前期分析,整个项目完成得很顺利,由她进行质检和翻译的稿件,客户也比较满意。 而对于如何做一个好翻译,刘小棠总结得很平淡:耐心十细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笔译来说,最重要的是要静得下心,坐得住,我通常都会坐一天,有时加班还要熬通宵;对于口译来说,要加强临场反应能力。” 但因为文化差异,翻译工作出错率极高。刘小棠坦言,她曾在翻译过程中犯过很多错,甚至很多是低级错误。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在翻译1100万字那个项目时,等到交最后一批稿子时,由于译员在翻译时没有前后参照,导致有些地方译得前后不一致,客户有些生气,差点拒绝付款。最后,她又反复修改、沟通,直到客户完全满意。 |
|